法治>

禁毒讲座教大家识破毒品伪装

2025-10-27 14:16:54今晚报

  “大家可别小瞧这袋‘奶茶粉’,它可能不是用来冲泡的饮品,而是披着伪装外衣的新型毒品!”10月21日,在梁头镇后邓村的“春雨静海行,我们一定行”禁毒普法知识讲座现场,天津市港南强制隔离戒毒所静海大队副大队长石磊举起一张印着“奶茶粉”的图片,话音刚落,台下30余名党员、村民代表和群众瞬间屏住了呼吸,纷纷凑上前仔细观察。

  这场由梁头镇联合港南强制隔离戒毒所举办的讲座,没有枯燥的理论,而是用“真实案例+实物辨识”的方式,把禁毒知识讲得生动又接地气。“以前总觉得毒品离咱们农村很远,都是电视里才有的事儿,今天一听才知道,危险可能就藏在日常小事里。”村民王大爷一边拿着讲座发放的禁毒宣传册,一边忍不住和身边人交流。

  真实案例触目惊心

  这些“好吃的”都掺了毒

  讲座一开始,石磊就用一个真实案例打破了大家的“距离感”。“有个小伙子在KTV里,朋友递给他一杯‘水果茶’,他没多想就喝了,后来才知道,那杯茶里加了合成毒品。不到半年,小伙子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因为毒瘾发作伤人,最后进了戒毒所,好好的家也散了。”

  随后,石磊结合图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常见的海洛因、冰毒,到近年来出现的“跳跳糖”“邮票”“电子烟油”等新型毒品,逐一讲解它们的外形特征和危害。“大家看这个像巧克力的东西,表面印着卡通图案,闻着还有甜味,但里面掺了毒品成分,年轻人很容易被迷惑。”他指着图片耐心解释,“毒品对身体的伤害是不可逆的,会损害大脑、心脏,还会让人产生幻觉,很多吸毒的人最后要么自残,要么走上犯罪道路,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太大了。”

  发现有人涉毒及时报警

  “包庇”面临法律责任

  除了讲危害,讲座还重点普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戒毒条例》等法律法规。“有人觉得‘我自己不吸毒就行,别人吸毒不关我的事’,但其实不是这样。”石磊告诉大家,如果发现身边有人吸毒、贩毒,不及时报警,不仅会让更多人受害,甚至可能因为“包庇”面临法律责任,“禁毒不只是道德要求,更是每个人的法律义务。”

  最让村民们印象深刻的,是现场的“防毒技巧互动”环节。“要是有人给你递一瓶没见过的饮料,你该怎么办?”石磊抛出问题后,村民们纷纷举手回答。“不能要!”“得问清楚是什么!”“直接走开!”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门,石磊笑着点头:“大家说得都对,但还有更稳妥的办法——不管是陌生人,还是不太熟悉的人,只要是来路不明的食物、饮料、香烟,都别碰,也别让它们离开自己的视线。”

  他还教大家记住两个“小窍门”:一是买东西要去正规超市、商店,不要买路边无包装、无标识的“三无产品”;二是如果发现有人售卖可疑物品,或者看到形迹可疑的人,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咱们多一份警惕,就能给家人和自己多一份安全。”

  “以前只知道毒品不好,但具体怎么分辨、怎么防范,一点都不清楚。今天听了讲座,心里就有谱了。”村民李大姐拿着记满笔记的宣传册说,回家后还要把学到的知识讲给家里的孩子和老人,“特别是现在年轻人喜欢网购、喝网红饮料,可得让他们多注意。”

 

责任编辑:辛文 本网站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