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热心肠”是假 “捞一笔”为真

2025-10-22 15:54:31山西法治报

  两名男子本想以“举报贴小广告”为名敲诈他人,讹诈不成便伪装成“见义勇为”好市民报警,被民警识破,最终4人均被拘留。

  “喂,警察同志,这有人贴‘小广告’,我们已经把人‘抓’了,你们快来!”凌晨3点,一阵急切的报警声打破了深夜的寂静。

  梅江派出所民警辅警赶到现场时,远远看到报警人张某、王某拽着另外两名男子的胳膊,那俩人手里还攥着没贴完的“小广告”,地上更是散落着许多印有低俗内容的纸片。

  “警察同志,就是他们!我们路过时看到他们鬼鬼祟祟的,就把他们拦住了!”

  “辛苦你们了,麻烦跟我们一起回去说说具体情况。”民警一边说着,一边心里考虑着如何表彰这两名“见义勇为”好市民。

  在民警的严厉审讯下,张贴“小广告”嫌疑人刘某、李某很快供述了违法事实。与此同时,民警向两名报警人取证时,却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不论是时间、地点,还是“见义勇为”经过,都和嫌疑人交代的大相径庭。

  “他们还找我们要钱了……”刘某小声嘟囔的一句话,瞬间引起了民警的警觉。经过细致核查,案件真相终于浮出水面:报警人张某、王某根本不是所谓的“热心肠”,而是蓄谋已久的“守株待兔”——专等贴“小广告”的人出现,然后以报警相威胁实施敲诈。不仅如此,民警还获悉,张某、王某有“前科”,此前均因张贴“小广告”被依法处罚。

  “把你们的作案经过也详细说说吧。”还沉浸在“邀功”幻想中的两人,看到民警态度转变,自知罪行败露,只得如实道出了作案原委。原来,两人选择这条路,竟源于“报复心理”,非但没有从之前被处罚的经历中汲取教训,反而扭曲地将贴“小广告”者当做“猎物”,妄想从他们身上“捞一笔”。见对方实在不愿意交钱“私了”,便打起了“见义勇为”的主意。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只要是违法犯罪,哪怕有再“高明”的演技,终将输得“体无完肤”。目前,刘某、李某因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张某、王某因敲诈勒索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警方提示

  法律底线不可触碰!一定要远离张贴“小广告”的兼职工作,一旦接受,就很有可能沦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帮凶。同时,如遇他人违法,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切不可自行“控制”他人并索要钱财。

 

责任编辑:辛文 本网站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