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恃国外身份欠债不还 每半年“边控”无所遁形
2025-03-06 12:13:17今晚报
近日,本市红桥法院通过采取“边控”措施,促成一起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戴某与申请执行人尹某和解,并当场履行完毕,案件得以圆满执结。
在案件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戴某长期拒不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虽经法院多次传唤,仍然无动于衷。由于戴某已取得国外身份,并注销了国内的身份证件,无法对其财产采取查控措施及信用惩戒措施,为执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破解执行僵局,承办人员深入调查分析,发现戴某出入境频繁,遂决定采取“边控”措施,限制其出入境以倒逼戴某履行义务。
承办法官及时与边检部门沟通,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使其利用新取得的某国外交护照出境的计划落空,同时每半年一次对其采取“续控”措施防止漏控。面对无法出入境的困局,被执行人戴某深刻感受到法律的威慑力,于是主动联系法院和申请执行人,同意当场履行债务。
此次执行案件的彻底执结,是红桥法院积极采取“边控”措施等手段,加大执行力度的生动实践。通过限制被执行人出入境有效压缩了被执行人的活动空间,对其形成了强大的心理威慑,倒逼其主动履行义务。红桥法院表示,今后将继续探索创新执行的方式方法,对于恶意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用足强制措施,不断提升执行工作质效。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让申请执行人的“纸上权益”变成“真金白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