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场迎点状复苏 央企和国企仍是拿地主角
2025-03-11 19:10:53城市金融报
随着销售端的逐步“止跌回稳”,土地市场亦迎来点状复苏。
克而瑞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月25日,2月份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成交金额达917亿元,同比上升39%;平均溢价率达到13.4%,较1月上升了4.7个百分点,这也是自2021年7月以来土地平均溢价率首次突破10%。
城市土拍继续保持高热状态,企业也迎来加仓补货“窗口期”,带动房企投资金额同比大幅增加。进入2025年,华润置地、中国金茂、保利发展、招商蛇口、中海地产等央企提前“抢跑”,今年前两月,上述央企新增土地金额和货值均超过百亿元。
高总价、高溢价地块频现
今年前两月,核心城市土地市场积极信号频现,高总价、高溢价地块成交现象愈发普遍,且多宗地块刷新纪录。
具体来看,在2月20日上海2025年第一批次土拍中,4宗涉宅地块全部溢价成交。其中,虹口区地块经过184轮竞价,最终由“中国金茂+庆隆”联合体以总价89.64亿元、溢价率38.2%竞得,成为上海自去年8月实行“双高双竞”政策以来的总价“新地王”。
苏州、成都的优质地块竞争同样激烈。2月19日,苏州工业园区一宗宅地出让,吸引了多家房企报名,在竞价122轮后由绿城中国以溢价率21.61%竞得;2月18日,成都市成华区一宗涉宅用地出让,吸引了华润置地、中海地产、绿城中国、越秀地产、招商蛇口、中国金茂共6家竞买人参与竞价,最终由华润置地以溢价率28.26%竞得该地块。
克而瑞的监测数据显示,2月,虽然受季节性因素和降库存目标影响,土地成交面积同环比回落,但由于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迎来多宗重点地块的高溢价成交,土地成交金额同比上涨。截至2月25日,2月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成交金额同比上升39%至917亿元;平均溢价率达到13.4%,创下自2021年7月以来新高。
今年以来,多个核心城市的土地市场表现好于预期。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核心城市多宗热点地块成交带动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同比增长约三成,2月300城住宅用地成交规模、土地出让金同比均增长。
央企和国企仍是拿地主角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两月的这波土拍热潮中,央企和国企(以下简称央国企)依然是拿地主角。
数据显示,前两月全口径拿地金额超过100亿元的企业共有8家,除滨江集团外,其余7家均为央国企。其中,华润置地、中国金茂、保利发展、招商蛇口和中海地产5家央企新增土地金额、货值均超过百亿元。从同比增速来看,5家央企的拿地金额均出现大幅增长。其中,中国金茂涨幅最为明显,前2月拿地金额达188.5亿元。
事实上,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中国金茂就加大了拿地力度,仅去年11月和12月就合计拿下12宗地块,拿地金额高达158亿元。
今年前两月,中国金茂的拿地金额已超过200亿元。具体而言,其于1月13日以20.7亿元竞得上海宝山地块,2月11日斥资87.3亿元拿下北京三间房地块,2月20日又以89.6亿元斩获上海虹口地块,2月17日则以2.8亿元获得武汉汉阳地块。
再看华润置地。今年1月,华润置地在北京、杭州、成都和大连共斩获4宗地块,权益对价合计约93.5亿元;2月,华润置地在杭州、北京、上海和成都的拿地金额均进入当地前三,继续聚焦核心城市,加大力度补仓。
与此同时,华润置地所拿地块溢价率明显上升。如华润置地联合越秀地产以总价50.9亿元摘得的浦东新杨思地块,溢价率33.38%,成交楼面价为74695元/平方米,刷新了该区域的楼面价纪录;2月25日,华润置地以总价26.18亿元竞得杭州上城区钱江新城二期安琪儿地块,成交楼面价50683元/平方米,溢价率72.48%,该地块成为杭州单价“新地王”。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今年前两月,华润置地权益拿地金额232亿元,权益新增货值355亿元,均居行业第一。此外,保利发展前两月以权益新增货值209亿元居行业次席。
值得一提的是,滨江集团成为权益拿地金额前十房企中唯一的民营房企,其拿地继续聚焦杭州市场,前两月以107亿元的拿地金额居杭州地区首位。
“一方面是止跌回稳过程中改善型需求表现亮眼,央国企投资提前‘抢跑’,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地块,一季度拿地并能在年内形成可售货值,也是央企一贯的投资风格。”克而瑞分析指出,另一方面,央国企拿地与核心城市供地节奏和供地质量密不可分,尤其是部分核心区地块高溢价成交,中小房企想要捡漏难度颇大。“接下来,在一二线城市采取多批次、缩量提质供地策略的情况下,头部房企还将持续加码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