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耍小聪明”谎报住址躲债 “反向追踪”干警锁定住宅

2025-03-03 12:29:08今晚报

  自以为在借条上伪造住址就能逃避债务的张某,近日被红桥区法院执行干警“反向追踪”揪出踪迹。戏剧性的是,执行法官循着错误地址竟获得关键线索,最终在多方协助查询下将藏身小区的张某成功定位。这场“乌龙式”追逃失信被执行人的行动,如同一记沉重的警钟,轰然敲响……

  切断联系 制造阻碍

  2月17日清晨,红桥法院执行局的齐法官团队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线索,前往某小区3栋402室寻找被执行人张某。敲开房门后,房主情绪激动地反映道张某根本不住这,这半年来已经有七八拨人上门找他讨债,甚至还有半夜来的,每一次听到敲门声都让她心慌不已。

  原来,从事销售生意的被执行人张某因个人资金周转等问题,于2021年向刘某借款50万元。然而,张某从一开始便心存不轨,在签写借条时竟蓄意留下假地址。待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张某更是直接更换手机号码,妄图切断与外界的联系,彻底失联,给刘某追讨欠款以及法院的执行工作都制造了极大阻碍。

  身份证照 提供线索

  “不过这个张某确实住在这个小区,以前接我们孩子放学的时候在学校门口见过他。”房主根据张某的身份证照片向执行法官提供了这一重要线索,并表示已经就张某提供错误地址,给其造成的困扰在派出所报警备案。随后执行法官即刻抓住这一重要线索,并顺藤摸瓜前往小区物业及居委会进一步排查,多方寻找后成功锁定了张某的住址,原来张某的真实地址竟是同小区7栋602室。

  张某本以为耍个小聪明,留下一个假地址就能为自己争取些时间,晚点再偿还欠款。

  心存侥幸的他万万没想到执行干警如此迅速地找到其藏身之处,谎言瞬间被戳破。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张某自知无路可逃,只得坦白交代。法官对张某谎报地址逃避债务的做法进行了训诫,并告知其由此带来的法律责任。张某当场认错悔过,表示其愿意配合履行还款义务,同时联系家人凑齐了首期款,最终与申请人达成剩余债务分期履行协议。

  法官提醒

  故意提供虚假住址构成妨碍民事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除可能面临司法拘留外,若造成错误地址住户重大损失的,还可能承担相关侵权责任。因此,面对执行程序时,最明智的做法是主动配合,而非试图逃避。任何试图规避执行的手段,看似能暂时逃避责任,实则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法律后果,最终只会让自身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法律不会纵容任何逃避责任的行为,试图“耍小聪明”只会适得其反。

 

责任编辑:辛文 本网站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