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不是纠纷是诈骗
2025-01-13 12:01:28今晚报
女子投资了男友的公司业务,公司经营不佳,女子的投资没赚钱反而亏了50多万元。乍一听怎么感觉都像是民间借贷纠纷,但民警从中发现重重疑点,最终认定这是一起彻头彻尾的诈骗案。
甜腻热恋 当上“股东”
孙某今年30出头,家境优渥、工作顺利,一次去海南度假途中结识男士李某,对方谈吐幽默、为人绅士,还经营着一家游览车租赁公司。二人相见恨晚,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回到天津后,孙某仍和对方保持着热恋的甜蜜,由于是异地恋,孙某经常趁着假期去海南团聚。
有一次李某提到他的公司想扩大经营,开展机动车、新能源汽车租赁,想邀请亲友以购买车辆入股的方式参与经营。孙某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当下便购入了一辆价值30余万的新能源汽车,正浓情蜜意的阶段,也没签署任何委托协议,没约定盈利模式,孙某就把车交付给了李某。
剧情变化 连续亏损
李某似乎在新增业务上经营得还不错,没过多久,回到天津的孙某就收到了李某发来的车辆租出的租赁合同和几百元钱转账,说是租车的收益。
不久后,孙某又在李某的建议下,以25万元的价格购入了一辆二手机动车,同样没签协议。
孙某一直沉浸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中,直到她无意间点开了那辆新能源车绑定的App。App显示车辆位于广东省。孙某询问李某时,对方先是支支吾吾,后来索性承认公司经营不佳,只得将车抵押了15万元周转。孙某这才想起来,前不久李某的确是问自己要过银行账户信息,当时他说的是有一笔货款回流,原来竟是抵押款。一面生气男友的隐瞒,一面又心疼男友一个人承担,于是孙某赴广州将车辆赎回。
二人的最后一次冲突爆发是因为孙某再一次发现男友将两辆车都抵押了出去。对爱情失望的孙某也清醒了过来,她花50多万元将抵押的两辆车赎回之后,选择到公安机关报案。
细查过程 认定诈骗
公安河东分局打击犯罪侦查支队接到了孙某的报案,她坚称自己被男友骗了。听完孙某的讲述,实在是与民间借贷纠纷无异,但民警认真梳理孙某提供的材料后发现了不少疑点:原来李某第一次抵押车辆是在新车到手后不久,而他将车辆抵押出去后,还伪造了租赁协议发给孙某,并转账了所谓的“租金收益”。
同时,由于抵押公司要求收款账户必须是车主账户,因此他向孙某编造了“公司收款”的借口,使用孙某账户收取抵押款后再次转给自己。而且,李某口口声声说要拓展业务,其实他从未发展过汽车租赁业务,就连他原本的游览车租赁业务也因其经营不善而摇摇欲坠。他也从来没有发动过其他亲友投资,从始至终,只有孙某购买了两辆车交付给他。
民间借贷通常是因为借款人未能按期归还借款而产生的民事纠纷,而诈骗则涉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显然,李某属于诈骗。目前,李某已被依法批准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