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上市房企积极开拓新业务 拓宽盈利渠道

2024-10-15 21:29:34城市金融报

  近日,多家上市房企陆续发布9月份销售数据。综合前9个月数据来看,房地产销售市场仍然低迷,上市房企拿地投资秉持审慎策略。另一方面,房企也在向集成电路、新能源等产业积极拓展新业务以拓宽盈利渠道。

  房企审慎投资新项目

  中指研究院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29699.4亿元,同比下降38.8%,降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9月单月,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38.81%,环比降低2.20%。从销售业绩规模来看,1月至9月,销售总额超千亿元的房企共有6家,较去年同期减少8家,百亿房企65家,较去年同期减少31家。

  与此同时,受现金流紧张等因素影响,房企投资意愿整体低迷,投资规模收缩。据克而瑞研究中心(CRIC)统计,2024年前9个月,投资规模百强房企单月拿地金额平均值仅为696亿元。

  以CRIC监测的百强房企新增拿地金额为样本数据,2021年这些房企平均月度新增拿地金额为3159亿元,2022年、2023年分别为1375亿元和1290亿元,逐年下降。2024年前9个月,平均月度投资额进一步下降至696亿元。

  CRIC分析认为,当前绝大多数房企的投资策略都已从行业上行周期的“积极扩张”往“以销定投”转变。整体来看,企业的拿地积极性持续下降。从房企的口径来看,同样印证了这一点。不少房企在2024年中报业绩发布会上,对投资拿地的相关表述均以稳健、谨慎为主,城市布局上偏向一二线核心城市。

  积极开拓新业务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持续深度调整,上市房企普遍谋求转型寻找新的增长极。9月份以来,多家房企公布转型进展,新业务方向包括集成电路、新能源等。

  万业企业9月26日公告称,公司此前以自有资金4亿元认购了“上海半导体装备材料二期私募投资基金”。目前,该基金合伙企业的认缴出资总额已调整至21.245亿元,且已办理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营业执照。

  据介绍,万业企业目前主要经营两大核心业务:一方面是专注于集成电路核心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另一方面是存量房地产业务的销售与去化。今年上半年,公司通过研发投入不断开发前沿技术及产品。2024年至今,公司旗下凯世通及嘉芯半导体共获得集成电路设备订单约2.2亿元。另一方面,公司房地产业务已进入收尾阶段,在加速去化库存的同时,将强化转型协同和叠加效应,做好集成电路转型产业的基地建设和运营工作,助力集成电路核心装备业务良好发展。

  9月20日,华联控股披露公司生产项目投产进展情况显示,公司使用自有资金4.8亿元参与设立深圳前海“中保清源汇海产业基金”,该基金分别投资“深圳聚能”和“珠海聚能”两家新能源公司。其中,珠海聚能年产5000吨富集材料生产项目经过前期调试、试运行,两条生产线目前已正式投产,产品质量稳定,正在进行产品销售推广。

  华联控股表示,新能源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绿色革命,锂是关键的战略资源,被称为21世纪改变世界格局的“白色石油”和“绿色能源金属”。本次珠海聚能吸附剂项目成功投产,或将有助于增加公司投资收益,对公司未来财务状况产生积极影响,符合公司“地产保稳定,转型促发展”的发展战略,有利于推动公司产业转型工作的稳步拓展。拓宽盈利渠道

  除此之外,在上市房企中期业绩会以及近期投资者调研活动中,也不乏积极谋求转型的声音。栖霞建设在9月25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称,公司未来将继续坚持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发展模式,持续提升主业核心竞争力,谨慎防范风险。同时,公司还着力于拓展工程建设板块和物业服务板块的业务规模;继续积极在产业链上下游寻找投资机遇,拓宽盈利渠道。

  福星股份表示,在房地产市场整体下行趋势下,公司在坚持稳健经营的同时,也在积极尝试开拓新业务,探寻第二增长曲线。今年7月,公司与融汉工锦共同设立福星新质生产力转型基金,该基金将投资于生物医疗、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以及其他符合公司产业升级和转型需求的行业。

  CRIC分析指出,企业投资低迷的情况目前仍在筑底的过程中,未来优质土储资源加速向头部房企集中,行业竞争格局也将持续分化。从投资态度的变化也可以看出,房地产市场的增量时代已经过去,未来主要将以盘活存量、新项目优中选优的发展方向为主。此外,在谨慎投资、聚焦高能级城市的投资策略上,房企需要找到自身的优势项目类型,进行更加精准的投资。

 

责任编辑:辛文 本网站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