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开学前,班主任忙着赶“护心”作业

2025-09-01 17:15:54现代金报

  这两天,奉化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新生的班主任们很忙:忙着花心思布置教室、忙着网购劳动用品、忙着给孩子们写一封欢迎来到新家的信……这一切,都是为了帮助职校新生撕掉旧标签迎接新生活。

  从打扫卫生开始破壁

  “说实话我心里很忐忑。”竺桐,入职一年,开学就要成为25幼儿保育1班的班主任。

  开学临近,竺桐正忙着网购。擦玻璃神器、扫把畚箕、清洁剂、毛巾、喷壶、加厚水桶……这些劳动用品都是竺桐自掏腰包购买,目的是开学后组织一次搞卫生培训。

  “班级组建初期,职校生普遍面临两大困境:中考失利带来的心理阴影和现实社交的适应障碍。精心设计集体活动能有效打破这些壁垒。”竺桐告诉记者,开学前夕学校组织了新任班主任培训,这是学校邓耀豪老师传授的经验。

  当了22年班主任,邓耀豪认为,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利用入学首月这个黄金窗口期,帮助学生完成三个转变:改变对职校的刻板印象,重塑师生关系,最重要的是重建自我认知。

  在没当班主任前,竺桐也想象过自己成为班主后会怎么做。“总的来说,现实比想象更烦琐。准备过程中,我感觉自己成了个唠叨的妈妈。”

  竺桐还准备了值日表和空白的座位表。“我们班学生比较少,每个人每天都会轮到值日。”至于座位安排,竺桐还在纠结按身高来排还是抽签决定。“等见到孩子们,和他们商量下再决定。”

  “目前还差一份激励细则,我还在制定。涉及学习、作业、纪律、寝室管理等方方面面,这个不急于一时,需要与学生相处中慢慢摸索补充。”竺桐说。

  帮孩子撕掉负面标签

  余文芳老师,今年为25机电2班每一个学生准备了小礼物:一个姓名牌、一封手写信以及小摆件。

  “姓名牌,是为了让任课老师快速认识学生。手写信以鼓励为主。”余文芳告诉记者,招生时学生了解了学校情况,但不清楚所学专业的前景和学长们的去向,这些她都在信中告诉他们。

  “现在有效的经验,都是走弯路走出来的。”十余年的班主任经历,余文芳也走过弯路。

  以班主任身份带第一届学生的时候,余文芳盯得很紧,要求也很严,结果效果和效率都很不好。“很有幸,在我最困惑的时候,遇到了邓耀豪老师。他可以说是我班主任工作上的领路人。”

  “那时候学生把我放在了他们的对立面。”余文芳后来反思,觉得班主任应该和学生站在一起。“遇到问题,不能光批评、指责,而是要帮助、教会孩子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撕掉失败者的标签。比如班级绩效考核,它最初源自学校德育考核,有加分有扣分。”施行中余文芳发现学生厌恶扣分,扣得多了甚至摆烂。余文芳站在学生角度考虑,将考核改成了正向性绩效考核,“分数只加不减,多给学生鼓励。”

  从和学生站在一边开始,余文芳用一件件小事帮助学生成长,教室布置就是其中重要一项。

  今年,学校调整了教室安排,事情就更多了。“绿植、书架、励志标语肯定都要安排上,还有上届学长留下来的鱼缸,一定要搬过来。这是一种传承,也可以帮新教室调节氛围,增加生活趣味。”

  借“小进步”点燃成长动力

  中考成绩最高分273分、行为差、厌学、自卑……这是邓耀豪近20年前遇到的一个班级。

  面对此情此景,他并没有急着知识灌输,而是如养花人护根一般——先要温热那颗冻土下的心。

  邓耀豪认为教育之道,须从低处着手,让成功在细微处萌芽。与其催促他们追赶分数的星辰,不如俯身,手把手教他们叠出棱角分明的被子,拖净脚下的一片地面。

  一位同学学期小结里这样写道:“在进入职高的这五个月里,我学会叠被子了,更重要的是我开始学怎样做人!”

  邓耀豪发现,尊严与自信的根系,深扎于这些被宏大叙事所忽略的土壤。于是,他不再执拗于修补那最短的板,而是努力延长最长的板。敏锐捕捉孩子身上的微光,及时为一点进步喝彩。进教室、进操场、进寝室、进食堂,多一点关心、多一点指导、多一点解决、多一点换位思考,让学生感觉老师就在他们身边,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伙伴。

  为了做好今年的新班主任培训,邓耀豪专门写了《新班主任班级管理初期注意事项》《从伙伴到导师:职校新生首月实战转化指南》两份培训教材。捕捉孩子闪光点、岗位造星、激励体系……一个个的办法,核心就是如养花护根般滋润孩子的心。

  “当我们先以伙伴身份守护心灵,再以导师角色点燃潜能,那些曾被否定的生命终将绽放光芒。职校不是终点,而是新赛道的起点。在这里,每颗蒙尘的星辰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轨道,焕发光彩。”邓耀豪说。

 

责任编辑:辛文 本网站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