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鳗鱼销海外 产地在江西

2024-01-31 17:42:15工人建设时报

  1月下旬,在位于井冈山的养殖基地大棚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养殖池,一群群鳗鱼正在清澈见底的池水中游动。

  “作为‘世界上最纯净的鱼’之一,鳗鱼对水质要求极为挑剔。”陈武官说,井冈山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水体水质稳定,土壤酸碱度适宜,为鳗鱼养殖提供了优良的生态条件。这里出产的鳗鱼体型细长,富含高钙高蛋白,因而受到了市场欢迎。

  眼下,江西上饶市余干县鳗和堂生态养殖基地内,工人正忙着给鳗鱼投食,这里200亩的养殖场养殖着700吨的鳗鱼。该基地负责人江小勇正是看中了江西的环境优势,他不仅从事鳗鱼养殖,还在玉山县建有鳗鱼加工厂。“烤鳗厂的年产量在5000多吨。”江小勇说,鳗鱼属于特种水产,需要进行人工淡化才能养殖,生长周期需要一年到两年半。

  “为了让鳗鱼适应环境,我们要将其放在黑暗的地方养殖。”谈起淡化养殖,萍乡市上栗县鳗鱼养殖基地负责人严彩凤说。

  实际上,很多鳗鱼养殖企业正是看中了江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养殖资源,在20世纪90年代初落户于江西赣州、上饶、抚州、吉安等地,让江西逐步成为国内鳗鱼主要产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福建、广东等地的产能向内陆转移,江西在鳗鱼产业的地位越发突出。目前,江西有鳗鱼养殖加工企业82家,以养殖美洲鳗鲡为主,日本鳗鲡为辅。”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解决养殖过程中“高要求”的难题,不少鳗鱼生产企业使用地下循环水养殖,还需要间断性地采用“空养殖池暴晒+益生菌培育”的方式。

  “有的企业为了让鳗鱼更肥美,在鳗苗成鳗期间,还会把牛肉和鸡蛋发酵成红虫供鳗苗食用,成鳗期间添加鱼油养殖。”赣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江西各地,已有不少企业通过技术赋能和数字化管理,探索出一条精细化运营的鳗鱼养殖之路。许多企业对基地选址、苗种投放、饲料投喂、水质管控、日常管理、鳗鱼选别和鳗鱼销售等各个流程进行高标准规范化管理,提高鳗鱼存活率。此外,有的企业还依托物联网技术,实现养殖水体的水温、溶解氧、pH值、氨氮含量等可控可调,大大降低养殖成本。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新设施和新模式的推广,以及各地对农业特色产业的大力扶持,很多农业品种已走出原有的传统主产区,从不同程度上突破自然条件限制,成为‘新土特产’。”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高级水产师邓勇辉说。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雅君 本网站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