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热的冷思考 下一集在哪里?
2024-03-29 08:16:18工人建设时报
低俗走不长远 短剧制片人:要开始拼质量了
与一些短视频刻意摆拍不同,微短剧就是一部浓缩的电影。而一部电影的立项、备案都有相应的程序,会在一定程度上过滤掉粗劣不堪的申报项目。而微短剧在“七天拍完、八天破亿元”的利益刺激下,泥沙俱下。
市场混乱导致了各种结果,一方面引发监管加强,另一方面导致观众的审美疲劳。
作为一名资深的短剧受众,阮文告诉记者,“刚开始接触短剧的时候,确实挺上头的,我能熬夜把好几部短剧看完。”但随着接触的短剧越来越多,阮文愈发觉得自己提不起兴趣。“短剧的核心内容就是爽,但如果只依赖这一点,能不能一直发展下去还是未知数。”
同是资深短剧受众的阿哲发现,自己看了一段时间短剧后,出现了一些副作用。“前几天,我去电影院观看一部热门大片,该片的视听效果都非常出色,但我竟然看得睡着了!”阿哲向记者坦诚,主要因为这部片子时间太长了,将近3小时,而他已经习惯了短小精悍的微短剧,对这样需要长时间沉浸观赏的大片开始“水土不服”。
刚拍完首部短剧的杭州制片人好运哥对记者谈及自己投资短剧的经历时说:“完全是一个被市场推着走的过程。”
作为资深自媒体人,好运哥业余爱好之一是拍摄制作视频。与此同时,受朋友圈子的影响,他近几年也在一些短剧里扮演了各种角色。从一开始单纯觉得好玩,到后来被短剧的爆火震惊,好运哥在去年意识到,这是当下最热门的赛道之一,大量资本都在进入,等待分一杯羹。一开始,他选择了做一个单纯的投资人,他直接砸了几十万块钱找人拍,没想到就踩坑了。
“当时短剧市场正处于野蛮生长的爆发期,什么题材都有,但都脱离不了‘狗血’。对方拍出来的东西不但粗制滥造,而且有三观不正之嫌,我怕播出后会造成不良影响,便及时喊停了。”为了保障质量,也为了能安全面世,好运哥最终觉得,只能自己亲自下场干。
第一步,到横店摸底市场,寻找本子。因为太多编剧都驻守横店等人买本子,这一步很顺利,好运哥花了小几万就选到了心仪的。
第二步,选演员是关键,也是好运哥拍摄短剧中最大的一笔支出。“在鱼龙混杂的短剧市场,我觉得如果想走得长远,还是得做好内容。那么演员的演技就很关键了,我没有那么多资金请当红小鲜肉,但是一些老戏骨的报价没那么离谱,性价比是相当不错的。我都是自己面对面去和演员谈,最后定了一位姓孙的老戏骨,另外还有一位姓冷的,他们都参演过爆款电视剧,有一定知名度。”
第三步,选择场地,进行拍摄。这一步如果在横店完成,费用会很“猛”。为了节省费用,去年年底,好运哥将整个剧组放到了杭州。“我在杭州能借到一些场地,全部实景拍摄。比如医院剧情,就是在真正的医院里拍摄的。这样更真实,也节省了不少场地费。”
经过一个来月的拍摄,今年2月初,好运哥终于完成了作为投资人、制片人的首部百集短剧——《单亲妈妈你别跑》。
好运哥说,目前播出许可证还没下来,所以还没开始投流,目前已投资了50万元左右,演员的费用占了小半。“这个投资虽然不算高配,但在短剧市场也不算低的,有些短剧一二十万就能拍出来。除了那些狗血元素之外,场景什么的都很虚假,粗糙,甚至为了流量大打擦边。”
现在还能入局吗? 当心!“降温”已悄悄到来
对于好运哥这样的短剧投资人来说,眼下更为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这个“流量为王”的赛道,现在入局到底晚不晚?还有多少红利?
早早布局小程序短剧平台的王刃,对这个行业的看法持积极态度。在他看来,短剧是继电影、电视剧之后,影视发展的第三次飞跃。
“就数量来说,电影院放送电影和电视台播出电视剧,存在可播放总量的‘天花板’,即院线年上线总量在500部左右,电视剧年播出约14部左右,而短剧不存在这个问题。只要正能量,小人物、小事件亦可,无限量,发展空间非常广阔。接下来,我们蚂蚁看看平台每天要上新剧3—5部,年播达1000部以上。”
“慎重”是任博翔给出的忠告。他告诉记者,自己曾是长剧制片人,虽然都是剧,但是长剧和短剧的运作模式完全不一样。“大家一定要足够了解这个行业以及运作模式,明白自己的所长,不要一股脑热就冲了进来。”
也有部分业内人士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编剧汪海林表示,目前微短剧的盈利并不是靠内容实现,而是通过流量的投入兑换而来,这并不是一种良性循环。简单来说,微短剧的生命线其实是掌握在投流公司手中。
事实证明,小程序短剧市场也的确进入了各方观望的“降温”阶段。“从平台方在抖音的投流数据来看,去年11月,单日消耗的流量费用能达到2500万—3000万,但日前已经降至1500万,差的时候甚至只有1000万左右。”任博翔透露。
来源:每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