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假忙和忙假式干部
2024-05-31 15:56:40工人建设时报
假忙是为官不为,忙假则是为官乱为。无论哪种,都不能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也会损害群众的利益。这两种人在干部队伍中是少数,但不能掉以轻心,应予以重视,正向引导。
“假忙干部”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这类人群总是说“我很忙”,甚至别人的评价也是“他很忙”。或是故意营造忙的假象,或只注重炮制容易应付过关的形式主义和易出政绩的“面子工程”,或是忙于私事而非公事。看似忙碌,却不注重实效。
“忙假干部”则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不利于上级工作的安排,也损害了群众权益。具体而言,当有检查时,要忙着补材料、造台账、加照片,以求顺利迎检过关;当群众来询问时,则忙着找理由,把群众安抚住……这种干部不但会影响工作的正常推进,还会破坏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事实上,无论是“假忙”,还是“忙假”,都是理想信念的缺失和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的。因为不把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不把干部的职责扛在肩上,才会心无愧疚地“假忙”,才会心安理得地“忙假”;因为个别地方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备,不能及时发现并制止这种乱象,给“二假干部”以可乘之机。
治理这两类干部,尤需在教育和监管方面狠下功夫。
一方面,要不断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大兴实干之风,通过切实提升基层干部的“政治三力”,即提高“见微知著、防患未然”的政治判断力、提高“学深悟透、学用结合”的政治领悟力、提高“真抓实干、善作善成”的政治执行力。使其坚定理想信念,找准奋斗方向,防止沦落。
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完善监管和考核机制,倡导用实绩说话。将民生指标和群众满意度,与绩效考核挂钩。对负面典型予以及时的约束和惩戒,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工作机制,确保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假忙”与“忙假”,都不该是党员干部的标签。作为党员干部要立志做“三真干部”,力戒“二假”,成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办事员、好公仆。
运河区小王庄镇 马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