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公益诉讼为公园“降噪”

2024-12-12 08:01:50今晚报

  人民公园是深受市民喜爱的休闲娱乐场所,在这里,群众自发组织的广场舞、交际舞、京剧表演、乐器演奏等文体活动应有尽有。但是,由此产生的噪声扰民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周边居民。河西区检察院的检察官收到相关线索后,通过公益诉讼为人民公园“降噪”,守护群众宁静的生活环境。

  噪声扰民 居民不堪其扰

  住在人民公园附近的一位老大爷,了解到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职能后,向河西区检察院反映了人民公园的噪声问题。收到线索后,河西区检察院的公益诉讼检察官现场调查核实、开展噪声监测并走访了社区群众,发现人民公园紧邻多个居民小区和学校,一天内多个时段都有跳舞、乐器演奏团队在活动,而且很多都使用扩音播放设备,的确存在音量较大的情况。检察官又向辖区公安机关和政务服务中心调取了群众报警和投诉记录,发现近两年内有多起关于人民公园噪音扰民问题的报警和投诉,这一问题亟须解决。

  听证+检察建议 进行综合治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应对社会生活噪声进行监督管理,城市管理部门对公园内噪声污染具有管理职责,但由于没有明确的执法标准,且“一刀切”式执法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的休闲娱乐权利,一直未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今年8月,河西区检察院组织召开听证会,邀请人民监督员作为听证员,河西区环保部门列席,与各行政机关共商治理之策。随后向辖区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要求建立行之有效的协同治理机制,妥善采取措施,开展综合治理,与公安机关就如何治理人民公园噪声污染问题进行沟通,达成加强常态化巡查、全方位宣传、联合整治等共识。

  现场复查 巩固监督成效

  目前,河西区检察院已收到行政机关关于检察建议的回复。为巩固深化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成效,确保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河西区检察院联合辖区公安、城管委、环保局、纪委等部门开展实地复查,并邀请人民监督员到场监督办案效果。

  现场复查发现,通过各行政机关联合治理,人民公园内已设置了噪声监测仪器,增设了降低噪声提示牌,并细化了娱乐活动的区域和时间,广场舞等娱乐活动产生的音量已显著减弱,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发挥了有效的监督效果。

  防治噪声污染是一个法治课题,也是一道文明考题。公共场所内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应鼓励提倡,群众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需要宁静的环境,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已成为城市治理的难点问题。河西区检察院联合各单位,现场开展了噪声污染防治法治宣传活动,向群众介绍了公益诉讼检察相关职能、办案范围、线索提供途径等情况,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向人民公园文体活动的组织者们发出倡议,劝导其在开展文体活动时尽量降低音量,减小对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共同营造更有温度、更加包容、更具质感的城市生活氛围。

 

责任编辑:辛文 本网站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