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法律明白人 化干戈解困局

2024-08-22 19:17:28今晚报

  在津南区,有一支1370人的“法律明白人”队伍,他们有的是村(居)干部、网格员,有的是人民调解员,还有的是热心公益的“五老”人员……他们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乐于奉献,积极学法,是基层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纠纷化解、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法律明白人”帮助群众化干戈、解困局,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让百姓生活更加和谐平安。

  化身配送员 腾退法拍房

  孙强是小站镇怡润社区的工作人员,也是社区的“法律明白人”。一天,社区接到一通外地来电,来电者称其母亲张某某独居在该社区,被人上门骚扰,请求社区救助。孙强同网格员一道入户调查。张某某今年已80岁高龄,丈夫因患癌症于2000年去世,生前为治病欠下债务150余万元,至今尚未清偿。两个女儿定居外地,儿子虽为现住房房主,但也以外出打工赚钱为由,很少回家。今年初,该住房被法拍,张某某以没有去处为由拒绝搬离,后债主多次上门。张某某告知女儿,这才有了那通外地来电。

  张某某的遭遇令人同情,但孙强在其哭诉中发现了诸多疑点:该住房是2000年之后建成的,购入时为全款支付;家中干净整洁,甚至有办公桌、按摩椅、茶吧机等用品。种种迹象表明,张某某一家并不是完全没有能力偿还债务。孙强再次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仔细梳理。按照法律规定,法拍房的所有权在拍卖成交后,将转移给买受人,买受人从而享有对该房屋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孙强认为,必须先消除张某某的逃避情绪,使其接受这一现实。但是,张某某情绪激动,根本听不进任何话语,孙强的工作难以开展。他决定转变思路,先拉近与张某某的距离。

  经过多方走访,孙强了解到,张某某的子女经常在小区超市、菜店为张某某线上订购蔬菜、米面粮油等。掌握这一情况后,孙强化身“配送员”,经常为张某某提供“配送上门”服务,并借此机会与其拉家常,帮助其打扫房屋。在孙强锲而不舍的温情感化下,张某某终于放下“戒备”。孙强趁热打铁,再次就腾退房屋事宜与张某某沟通,并围绕关于法拍房的法律条款进行解读,并详细说明拒不腾退房屋可能造成的法律后果。在孙强的不懈努力下,张某某逐渐感受到了法律的严肃性。在与子女充分协商后,张某某的儿子终于愿意出面接走母亲,配合腾退房屋,一场拒不腾退法拍房的纠纷终于得以化解。

  孙强表示,在面对复杂困难的问题时,“法律明白人”首先要具备坚定的信心和充分的耐心,不能轻言放弃,还要关注当事人的情感需求,在依法办事的同时,给予当事人关怀与温暖。

  父亲患脑梗 亲情化症结

  孟凡强是葛沽镇南辛房村的一名“法律明白人”。他每天坚持学习法律知识,经常与村居法律顾问沟通,全面提升自己的法治素养。他也经常走入村民家中,及时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高某某夫妻离异二十余年,离婚后妻子带着三个孩子居住,其间高某某和子女们很少往来。高某某患有脑梗,近两年,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遂因赡养问题与孩子们产生矛盾。孟凡强明白,如果赡养问题不解决,高某某不但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将来必定会给整个家庭留下遗憾,成为家人们心里的痛。

  对此,孟凡强通过亲情融化“症结”的方式进行调解。根据法律规定,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不因父母离异而受影响。孟凡强叫来高某某及其三个子女,以法律为依据进行调解,共同协商高某某的赡养及未来的财产继承等问题。同时讲明,高某某在子女小的时候显现了对他们的父爱,后面因为夫妻离异才逐渐减少了往来,用亲情融化孩子们心里的“症结”。通过以情感人、以法劝人、以理服人的调解,最终签署了双方都满意的调解协议书。

  根据多年的调解经验,孟凡强总结出一套心得。对于老人赡养问题,化解矛盾时要让子女学会感恩;对于因继承纠纷导致兄弟姐妹感情破裂的,要做到以法律为准绳,引导手足间念及骨肉之情;对于夫妻矛盾,要劝解既然走在一起,就不能忘记当初的海誓山盟,要彼此信任,在磨合中共同成长……

 

责任编辑:辛文 本网站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