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警惕诈骗手法 看好“钱袋子”

2024-07-26 08:34:53今晚报

  电信网络诈骗方式多种多样,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翻新,让人防不胜防。昨天,公安红桥分局结合近期侦办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介绍电信网络诈骗套路,揭秘诈骗手法,提醒市民仔细甄别,避免上当受骗,守护好“钱袋子”。

  刷单诈骗 以小利投诱饵

  近日,家住红桥区的李先生报警称,其在家中收到一个陌生快递,快递件内有一张购物卡片,卡片上有一个二维码。李先生扫二维码后,自动进入了一个网页。网页内的“客服”让李先生发送个人信息,并提供给李先生一个群聊二维码,让李先生加入该群。李先生扫码后,加入一个群聊。群内“客服”称完成点赞关注任务后,可以领取红包。于是,李先生便按照要求做了几次任务,领到了几次“客服”分享的红包后,“客服”称在App内做任务领取的红包金额较大,还在群中分享了一个App下载链接。李先生按照对方要求安装了软件,并在软件上继续做任务,又获得了几次红包。这时,“客服”让李先生完成转账任务,并承诺给予更丰厚的回报。此时的李先生已深信不疑,立刻按照对方要求进行转账。转账后,“客服”却称返利无法提现,必须先完成福利单。李先生便按照要求继续转账,多次转账后,对方仍以继续做任务为由让其转账。此时,李先生才意识到自己被骗,共计损失10万余元。目前,红桥警方正在侦办这起诈骗案件。

  警方提示: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任何要求垫资的兼职和刷单都是诈骗;切勿轻信网上“足不出户 日进斗金”“轻轻松松赚钱”等兼职刷单信息或广告,更不要轻易点击陌生的链接;请通过官方公布正规途径捐赠,不要轻信所谓的“公益任务”获利活动。接到陌生人通过QQ、微信、抖音等平台添加好友的请求时,一定要谨慎对待,切勿随意加入群聊。不要轻易点击或扫描陌生人发来的网页链接和二维码,保护好个人信息。最后,一旦不慎被骗,要保持冷静及时拨打110报警,留存聊天、交易记录,配合公安机关调查。

  冒充客服 虚构扣费事实

  近日,家住红桥区的袁女士报警称,其接到一个归属地为境外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某短视频软件客服,说袁女士在某短视频软件开通了直播服务,此项服务会产生费用且每月自动扣费,需要花钱解绑,解绑成功后会收到“解绑提示”。袁女士信以为真,就按照对方要求下载某App,与对方进行视频通话,并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自己的银行卡转账,想要立即解绑“自动扣费”服务。转完钱后,袁女士并未接到所谓的“解绑提示”。当她询问“客服”原因时,对方说由于保证金不足,无法解绑,引导袁女士继续转账。此时,袁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共计损失2万余元。目前,红桥警方已收集了相关证据,正在进一步侦办这起诈骗案件。

  警方提示:

  凡是自称电商平台客服的电话,不要轻易相信,应挂断电话后第一时间通过官网、官方电话求证。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无论是银行、金融机构、电商平台还是个人,都无权修改。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们,不要向陌生人提供个人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不要扫描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不要点击来路不明的网址链接。

 

责任编辑:辛文 本网站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